北京市工商局全面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综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工商总局及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部署要求,以“放管服”改革要求为引领,围绕首都发展大局,积极破解小微企业发展难题,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全面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目前,该市平均每150秒诞生1户企业,企业设立时间较改革前减少10天,小微企业准入便利化程度大大提升。截至2017年6月30日,北京市已有小微企业174.52万户(含个体工商户)。激发创业活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小微企业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
一是稳步推进全程电子化注册。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无介质的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在全程网上办理、实名身份认证、智能填报审批、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执照应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实现了无介质全流程网上办照。今年以来“足不出户办执照、点点手指交材料”的登记新模式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小微企业市场准入程序更简、时限更短、成本更低。
二是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截至2017年6月底,北京地区发放企业“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07.63万户,发放个体工商户“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3522户,群众创业从跑多个部门到一个窗口,办理各类证照的时限由原来的近30个工作日缩短至3-5个工作日。
三是持续引导个体经济转型升级。根据首都发展战略要求和个体经济发展需求,北京市工商局引导个体工商户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换,力求在鼓励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的同时促进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业态优化升级。截至2017年6月30日,该市已累计引导个体工商户转企2.75万户,存量主体中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比例为2.45:1,较去年同期(1.96:1)持续上升。
聚焦发展难题,多维业务支持,营造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市场环境
北京市工商局密切关注小微企业发展,聚焦其初创期的关键问题,破解难点、缓解痛点,力求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一方面,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拓宽融资渠道,对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服务宣传培训,仅2017年上半年就向金融机构推荐2369户,贷款金额18.41亿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担保公司作用,助其积极开展担保服务,近年来已为47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担保金额2.42亿元,力求多途径、多渠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压力。
二是推行商标注册便利化。2017年3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正式挂牌设立“北京朝阳商标注册受理窗口”。通过该窗口的设立,企业在同一个办事大厅就可以完成企业登记和商标注册申请,方便了小微企业的“创业”和“创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为文化企业注册商标提供了便利,进一步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受到广大企业的欢迎。该窗口目前已受理商标注册申请620件,咨询指导超过3000户次。
三是引导小微企业公示年报信息。2017年上半年年报期间,北京市工商局及下属各分局开展报刊宣传157次,电视广播宣传698次,微信微博宣传20.25万次,发放宣传材料27.8万份;在市场、集中办公区等小微企业聚集的场所开展了891次年报培训,引导、督促小微企业快速、正确进行年报公示。
四是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全面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结果等及时对外公示,提升监管的规范性、合法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场主体的影响,为其减负。北京与天津、河北签订《京津冀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竞争执法合作协议》,营造京津冀区域化合作的良好市场环境。
五是打出政策服务“组合拳”。北京市工商局通过做好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名称自主预查、简易注销等准入组合服务,支持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众创空间”发展;大力服务中关村园区中小微企业,用好分园管委会及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创新政策;突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的平台作用,推出政策组合产品,并积极开展法律咨询、调解纠纷、参与仲裁等法律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对接首都战略,强化服务引导,实现小微企业提质增效发展
北京市工商局立足首都定位和阶段性特点,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小微企业与首都发展大局、产业功能调整的契合度,着力提升其发展核心动力,力求打造功能定位准、发展动力强、质量效益高的小微企业主体。
一是助力提升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动力。2017年,该局深入调研北京创业孵化机构及入孵初创企业的发展现状,完成了《2016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及创业者调研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服务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工作意见》,力求通过完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整合工商优质创新资源,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是用好小微企业名录。截至2017年6月30日,北京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共收集小微企业174.52万户(含个体工商户),收集并公示各类小微企业政策共92条;列明了涉及财政、税收、金融部门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21条,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站式政策、信息查询的信息化平台。
三是调整区域间小微企业产业发展方向。北京市工商局根据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产业规划的要求,引导小微企业由城六区向周边城区、从北京市向津冀大范围迁移,推进区域间经济的协同发展、结构优化,激发京津冀大区域创业创新活力。通过大数据分析,2016年从北京迁往市外的小微企业中,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同比增幅均超60%。
四是深化小微企业非公党建工作。北京市工商局以“增强非公领域党组织活力、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为主线,继续巩固、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及创建非公党建“孵化器、加速器、展示器”服务品牌。2017年以来,该局组建及协同属地新组建党支部30个,在8个区分局初步建立了孵化器,确定帮扶小微企业621户。
上一篇: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下一篇:海南发出电子营业执照18614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