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双保+扶贫” 共赢结硕果
“五粮液集团将把关门乡生产的红梅列入公司采购计划,用于保健酒的生产”“从今年开始,‘六个核桃’将以关门乡为中心,每年收购南江核桃1000吨”“‘张飞牛肉’决定把关门乡列为肉牛采购基地,并在收购价格上予以倾斜,在运输上提供帮助”“蓝剑集团将在过去每年采购1000吨南江核桃的基础上继续增加收购量”……日前,地处巴山深处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关门乡迎来了一批大客户。南江县是四川省工商局对口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此次引荐这些大客户的正是四川省工商局。这也是该局将“双保”(保护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识产权)工作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促进企业、政府、农民多方共赢的一项新成果。
“双保”工作是四川省工商局连续开展了7年的一项亮点工作。多年来,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开展“双保”工作为契机,主动与辖区各大名优企业建立协作关系。部分地区通过建立点对点联系人制度以及建立政企合作打假QQ群等形式,不断探索构建“双保”工作新格局,切实维护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的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川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认可和企业的广泛赞誉。
与此同时,四川省工商局积极开展另一项中心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视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的脱贫攻坚工作。该局在南江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过程中,发现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通过产业扶贫促进贫困地区“造血”增收。该局在推进“双保”工作中,发现“双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优质资源和原料供给。如果通过牵线搭桥促成双方对接,不就可以取得“工商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吗?于是,该局立即行动起来。该局的想法也得到了“双保”企业的积极响应。
在四川省工商局指导下,巴中市围绕“双保”工作主题,把涉农产品品牌保护作为工作重点,把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保护作为主抓手,全力服务精准扶贫。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培育通江银耳、巴州川明参、南江黄羊、巴山土鸡等1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将其纳入重点维权保护名录。
在四川省工商局的对口帮扶下,南江县积极利用“双保”机制打好脱贫攻坚战。该县积极发挥知名品牌、地理标志的作用,围绕南江黄羊、翡翠米、光雾山等独特的资源优势,成功创建一批知名品牌,将农民连接在产业链条上,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共培育注册商标751件,其中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件。如今,知名品牌已成为南江县脱贫攻坚的助推器。南江黄羊去年实现产值22亿元,带动3万多农户、12万余人共同致富。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150万亩,带动2300户贫困户持续增收。
为了深入推进“双保”工作,10月27日,四川省工商局在巴中市召开全省保护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识产权工作暨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工作会,组织来自成都、德阳、巴中等11个市的竞争执法人员及部分“双保”企业代表交流探讨“双保”工作经验。
当日下午,省工商局代表和多家“双保”企业负责人前往南江县关门乡白果树村走访慰问,向该村捐赠精神文明建设红盾奖励金2万元。多家“双保”企业与该村达成意向性收购协议。
上一篇:无形资本在全球制造业中价值凸显下一篇:我国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