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河口市工商局支持农村青年上网“触电
“经过半年的发展,目前我市农村淘宝项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村级服务站建设35个,招募合伙人35名、淘帮手8名。2016年销售额24万元,订单数1203单;2017年1月~7月销售额590万元,订单数43666单。2017年平均每个村点销售额17万元。”这是政府网站《农村淘宝在老河口的发展历程》中的一组数据,也是湖北省老河口市工商局支持农村青年上网“触电”创业工作交出的满意答卷。梨桃满枝:“借网出山”分外香
老河口市春雨苗木果品合作社始创于2001年,现已成长为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示范合作社。春雨合作社以果树种植、果品苗木销售为主业,年产优质梨、桃6000余吨。
去年,老河口市举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首批合伙人招募大会,经过初试、复试、笔试,90名有志青年脱颖而出,最终入围培训环节。在工商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春雨合作社立足特色打造品牌,以老河口90名青年成为淘宝合伙人提高品牌知名度为主线,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的营销策略,在广东、福建设立销售窗口,与北京、上海客商建立稳定的业务联系。此外,春雨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组建湖北省校企共建桃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研发中心,从事桃新品的研发与推广。
洪山嘴办事处农民唐少东通过网上宣传,使挂在树上的大仙桃找到了好“婆家”。去年8月,为解决老河口砂梨销售难的问题,唐少东通过网上与沃尔玛、中百、武商、中商等12家大超市联系,仅半个月时间就销售200万公斤砂梨。如今,通过老河口90名青年淘宝合伙人外销黄金梨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
抱团壮大:“共营社”成为“共赢社”
据了解,老河口市现有农业专业合作社69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0家,襄阳市级示范社30家,农户已经逐渐开始从小农经济模式转向合作社发展模式。
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劲旺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品质追求和品牌提升,在一粒粒稻谷上,做起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文章。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工商局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鼓励劲旺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入“互联网+农业”概念,建立农产品网络直销模式,扩大订单农业面积,与基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以优惠价格向农户提供优质稻种,高于市场价格一定比例向农户收购。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劲旺勾画了发展蓝图:未来5年投资5亿元,打造年产值50亿元的稻米油精深加工产业群,同时参与稻米油标准制定和科学研究,争当稻米食用油领航者。
去年,抱团壮大“共营社”成为“共赢社”,该市合作社经营收入1.9亿元,人均纯收入6600元,比非成员人均纯收入高出29%。
聚焦发展:打响绿色“原产地品牌”
赶着长长的鸭阵,程文江的笑意写在脸上。再有20多天,鸭子就要下蛋了,1000多只鸭子,收入肯定少不了。
程文江是李楼办事处面制品协会会员,协会在向会员以及会员发展的农户推广小麦新品种的同时,力推“稻鸭共育”种养模式,既能为企业提供原料,又能让农民增收。
近年来,老河口市工商部门支持地方政府把“有机基地”“原产地品牌”建设延伸做成富民大产业。通过电商重点打造三大有机核心起步区基地,同步发展有机葡萄、核桃、油牡丹、五谷杂粮、袁冲“四香”等有机产品。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大力推进“中国有机谷”老河口项目区建设,以“三水一菜”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建成。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产值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14%;农业市场主体规模扩大,龙头企业达1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85家,家庭农场达162家;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实施项目78个,带动7900贫困人口脱贫。
上一篇:履行主体责任 强化哲学引领下一篇:新余渝水全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