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誉富企业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我们专注于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资质 >

甘肃省工商局帮扶夏河县畜牧产业发展记

文章发布时间: 2018-03-27 17:44:09 本文作者:admin
在盛夏,最美的草原是什么样子?有人说,是天高云淡绿毯起伏,高山葱茏河水蜿蜒,牛羊欢腾牧歌悠扬。
在当下,如何让草原在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角力”中实现和谐共生,使恶性循环的草原畜牧产业找到一条良性循环的科学路径?有人说,你可以到距离城市最近的高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来寻找答案。
面对一直以来传统、单一、粗放的养畜方式,作为省直夏河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双联行动的牵头组长单位——甘肃省工商局多措并举,为夏河县牛羊养殖业的“突围”作出积极努力。
如今,千百年来逐水草而居的近7万名夏河县藏族牧民群众正迎来高原特色畜牧业发展的春天。

试点先行:转变群众养殖观念
甘肃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承录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他与桑科乡地仓村村支书高考的第一次对话。那是2012年2月下旬,全省双联行动刚刚启幕。郭承录首次到双联点地仓村开展调研,召集几十名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了解基本情况,探讨工作思路,制定帮扶措施。
“观念不变,致富难见。先把地仓村作为试点,鼓励牧民建设养殖暖棚,提高牛羊成活率,草场没有增加,效益立竿见影。”郭承录说。
当时的地仓村,266户人家只有13座养殖暖棚。省工商局实施暖棚养殖示范带动工程,对每户新建一座养殖暖棚给予1万元补贴,牧民们热情高涨。2012年至2013年,全村新建暖棚128座。2014年春节前,12户牧民代表到省工商局报喜:“郭局长,暖棚修好后,牛羊成活率提高到96%以上,冬天再没有冻死的,活下来的都卖了钱,省工商局为我们带来了福音。”
2014年,地仓村新建养殖暖棚88座;2015年,全村又新建养殖暖棚65座,3年共计新建281座,省工商局总计补贴281万元。2012年,地仓村年人均纯收入仅2050元,到2015年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420元,提前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
“地仓效应”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夏河牧区兴起了暖棚修建热潮。通过大力推行冬春季放牧加暖棚补饲养殖方式,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养殖暖棚达4550座,存栏各类牲畜86万头(只),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74元。牧民们都知道,是省工商局引领了这次养殖观念的彻底革新。

纲举目张: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夏河县是全省重点牧业县,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畜牧业,始终是全县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其兴衰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影响举足轻重。
牦牛产业是带动甘南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涉及全州1市7县77个乡镇。2013年7月中旬,在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的倡导和主持下,由省工商局牵头,会同州政府、甘肃农业大学共同启动了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2014年1月9日,连辑在合作市主持召开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启动会议,宣布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基本完成并步入具体实施阶段。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以品牌和营销为龙头,打造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从而促进全县乃至全州经济可持续发展。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规划纲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紧盯以产业推扶贫、以扶贫促产业的目标,着力实现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眼下,甘南州所属1市7县正按照规划纲要的分工稳步打造产业链。这份蓝图的诞生,省工商局功不可没。

点面结合:培育品牌精准帮扶
4年多来,甘肃省工商局以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为抓手,坚持扶贫与扶智结合、输血与造血并重,“一村一品”和“区域整体联动”同进的原则,突出民族地区资源生态特点,全面协调推进全县畜牧产业提档升级、焕发生机。
围绕全县畜牧产业特色品牌培育建设,该局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工作,不断提升产业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各级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安多、雪顿、华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十几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建立联系点制度,协调解决商标注册、知识产权保护及市场营销等困难,支持发展订单畜牧业。
4年来,甘肃省工商局在桑科乡地仓村、达麦乡达麦村帮助组建和扩建农牧民养殖专业合作社14户,出资总额2000万元,吸纳会员174户。去年至今,合作社总收入5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增长50%。目前,省工商局正在帮助其打造为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的示范点。
4年来,为扶持困难群众发展养殖业,甘肃省工商局通过政府担保、农户联保、财政贴息等方式,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在夏河县投入担保资金200万元,为地仓、达麦两个双联点的80户农牧民申请双联贷款400万元,有效提升了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4年的时间转瞬而过,夏河县畜牧产业发展在生态恶化、畜种退化的困境中首次实现“突围”。甘肃省工商局聚焦首位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实绩也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风吹草低,牧歌悠扬;“畜”势待发,产业勃兴。有人说,甘肃省工商局对夏河的帮扶,不单是一个帮助高原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故事,更是一个对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讲述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