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工商局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记
这是一组让人振奋的数据——截至2017年6月底,四川省泸州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1265户,比商事制度改革前增长67.16%;投资总额3783.71亿元,比改革前增长4499.71%;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333110人。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深化,激发了泸州市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勇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头。日前,记者来到泸州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远远就被工商窗口的“最多跑一次”清单吸引。该清单上标明:申请人在泸州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办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股权质押登记、动产抵押登记等47项登记,最多跑一次。
泸州市工商局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强化窗口服务,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该局梳理现行的工商和市场监管行政服务事项,发布“最多跑一次”清单,并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方便;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平台,服务涉企人员,加强事前指导,进一步提高申办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一次性办结;推进行政审批窗口标准化建设,规范登记窗口行政审批业务的咨询答复、受理审查等标准,提升服务水平。
为配合“最多跑一次”改革,泸州市工商局提出在全市实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集群登记、工位号注册改革。申请人提交住所信息申报表,并对所申报信息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后,可免予提交房权证、租赁协议等使用权证明文件。该局还借鉴移动办照理念,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个体工商户试行“口头申报、现场录入、当场签字、当场核准”的简易登记程序。
泸州市工商局依托泸州市企业信息公示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在今年6月底前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开展证照快递服务,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领取证照。该局在全市推行六区同城通办业务,探索企业名称登记一体化审批,在有条件的区县试点个体工商户登记就近办理,提高登记效率,改善投资环境。今年4月,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设立后,该局提出全力服务川南临港片区建设,在“五证合一”的基础上,结合自贸区实际,在自贸区先行试点推出“十证合一”改革。
为推进严管,泸州市工商局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整理涉企信息,全面公示企业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及时公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该局加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对补报年报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实行“先检查、后移出”措施。该局牵头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与市发改委等20个部门联合签署了泸州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
围绕“双随机、一公开”,泸州市工商局全面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做到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工作细则、管理平台、结果公开“四统一”。结合企业年报信息抽查,该局健全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综合抽查机制,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抽查事项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公司登记注册环节已限制“老赖”71人,有1756户企业因逾期未年报、未按时公示即时信息等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上一篇:高邮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下一篇:连云港赣榆推进农资市场精准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