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拟于本月底推行“四十三证合一”
6月15日,湖南省长沙市召开商事制度改革工作第七次联席会议。会议决定,6月底,全市全面推行“四十三证合一”。届时,该市将按照“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照一码、信息共享”模式,对涉及企业登记、备案及相关后置审批事项的证照进行整合,由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多证合一”信息二维码的“四十三证合一”营业执照。近年来,长沙市大力推行商事制度改革,先后完成了“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工作,并配套出台企业集群注册、简易注销、核审合一等便利化举措,发布企业名称登记负面清单、工商登记投资任职资格负面清单、工商登记前置审批和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使企业登记“手续更简、环节更少、时限更短”,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内生动力。2016年,长沙市新设商事主体14.3万户,比上年增长21.4%,其中企业5.6万户,比上年增长26.2%。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7.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比上年增长66.6%,现代服务业比上年增长35.8%。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强调,“多证合一”改革是今年长沙商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始终保持改革定力,牢牢把握工作节奏,切实强化工作保障,全面加强宣传引导,全力确保“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效果。要以“多证合一”改革为契机,统筹推进长沙市“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放”的力度,进一步让权力瘦身、向基层放权、将权责厘清。加快转变“管”的方式,明晰监管责任,规范监管方式,完善监管平台。全面提升“服”的水平,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方式,努力实现“权力边界更加清晰、审批服务更加高效、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市场监管更加有力”的现代政府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