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誉富企业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我们专注于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资质 >

商标局“先锋杯”演讲比赛决赛获奖作品集萃

文章发布时间: 2018-03-27 17:44:12 本文作者:admin

阅读提示
6月5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中国商标大楼举办了第一届“先锋杯”演讲比赛决赛。14名参赛者围绕“凝心聚力促发展同心共筑商标梦”的主题,讲述了对青春、对改革的理解,表达了对商标事业的热爱。参赛者的演讲稿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主题突出,体现出商标局全体干部对商标事业的忠诚与担当,展现出商标局“大兴五风”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本版将获奖演讲稿予以摘编,分上下两期刊登,敬请关注。

灯 光

你相信灯光有生命吗?
我女儿相信。
故事是这么来的。去年以来,我们国际处的审查任务特别重,大伙儿经常加班到很晚。有一天,我只好把女儿带到单位,和同事们在灯下热火朝天地审文,女儿在旁边安静地画画。
“我要上厕所!”她突然说。
“你自己去好吗?”
“我害怕。”
“别怕,亮着灯呢。”
“我……还是不敢。”
我知道,又到了我讲故事的时间了。我把女儿拉过来:“优优,你知道吗?灯光里住着好多会发光的小精灵,因为害羞躲起来不让我们看见,其实他们正努力地用魔法发光。所以只要在有灯光的地方,你就不用害怕,有好多小精灵在给你照亮呢。”
“真的吗?”女儿使劲睁大了眼睛。
“真的!你看到灯罩里一个个的小格子了吗?每个小格子里都住着一个小精灵,那是他们工作的地方,就像妈妈办公室里的叔叔阿姨们一样,都在自己的小格子间里努力工作,发光发热。”
没想到,女儿记住了这个故事。有一天晚饭后,我和她在小区附近散步,她突然叫了起来:“看,妈妈单位的灯光小精灵还在工作呢!”我抬头望去,闪烁着盏盏灯光的商标大楼矗立在夜色中,巍峨、宁静。刹那间,我心中感动莫名,思绪万千。
自2009年入局至今,我在商标局工作已近8年,从27岁的年华尚好到如今白发渐生,从三里河东路8号到茶马南街1号,青春在灯光下悄然走远……对这灯光,我备感亲切,它陪伴我们度过一个个紧张又充实的日子,见证着我们一步步成长为商标工作的“引导员”和“服务员”。对这灯光,我又备感自豪,它点亮的不仅是我们无悔的青春岁月,还有我们矢志奉献商标事业、争做时代先锋的远大理想!
是的,看看灯光,就知道哪个部门在忙碌。统筹规划,法治建设,那是综合处、质管处、法律处、监管处的灯光;注册保护,审查管理,那是申请处、注册处、审查处、国际处、异议处、地标处的灯光;档案管理,系统保障,那是档案处、计算机处的灯光;便利化改革,优化服务,那是中关村办事处、广州办事处的灯光,与商标大楼遥相辉映!盏盏灯光,如点点繁星,虽不如明月耀眼,却使夜空更加璀璨。这是我们每一名商标人用青春之火散发光热,照亮申请人注册商标之路,指引品牌加速发展的灯光!
商标工作,责任重大。在这个发展智慧经济、打造创新中国的时代,灯光诠释着我们对责任的担当,而责任又让灯光孕育出勃勃生机。也许,您是为了商标事业奉献了所有的青春乃至一辈子的老领导,灯光下强忍着多年超负荷工作对身体的损害,像一颗大树,始终屹立在同志们身旁。也许,您是人到中年的部门负责人,灯光下一遍遍完善着改革方案,深夜到家,只能给年迈的父母和尚幼的孩子掖一掖被角。也许,您是一个刚刚喜得儿女的年轻同志,在灯光下加班审查,偶尔亲一亲手机里孩子可爱的笑颜。面对这些,我们有深深的歉意,也有些许的遗憾,但灯光下的我们从未后悔,从不彷徨,因为我们知道身后事业的分量。
当申请人为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叫好点赞,用微信发来“您是我们指路明灯”的感谢语时;当“大兴五风”活动中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大伙儿斗志昂扬、干劲十足时;当我们见证商标品牌战略不断深化,中国商标申请量、注册量、有效量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时——骄傲与自豪充满了我们的心房!虽然又多了几丝新生的白发,细小的皱纹悄悄爬上了脸庞,但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愿伴着商标大楼的灯光,在时代浪潮中演绎属于商标人的精彩乐章!
亲爱的同事们,当你在因工作晚离岗位的时候,请回望一下商标大楼吧,一定会看到夜色中闪亮的盏盏灯光。这灯光从历史深处走来,辉映着我们取得的一个个阶段性成果;这灯光照向美好的未来,承载着商标人的忠诚与理想,必将见证我们在建设商标品牌强国的征程中不断创造辉煌!
你相信灯光有生命吗?
我女儿相信。
我,也相信!

□国际注册三处 李奕鹭


用担当践行商标改革梦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书,名字叫《大秦帝国》,讲的是春秋末年秦国变法图强的历史。这次变法,凝聚了改革者的艰辛。合上书卷,时光转到眼前,在座的你我,何尝不是身处变革中的中国?如今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在商标领域,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相比,与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相比,一些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社会各界呼唤改革的声音随之高涨。为此,自去年6月以来,在总局党组和商标局党委的领导下,我们落实国务院“放管服”的要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推进商标注册管理改革,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大兴“改革创新、学习研究、民主沟通、团结友爱、廉政勤政”之风,为推动我国从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转变、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夯实基础,注入活力。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我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商标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也开始思索,作为一名青年商标审查工作人员,我们该用怎样的视角去看待改革?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拥抱改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推动改革?
我认为,唯有担当二字。
担当的第一重含义,是坚定信念、放飞理想、不断奋进的动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年有了理想,国家才有未来;青年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民族才有希望。
还记得2008年,当我研究生毕业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商标局工作的时候,虽年轻、虽青涩、虽懵懂,理想却很清晰,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转眼9年过去了,在商标审查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虽然重复敲击鼠标和键盘的声音有时也会让我感到枯燥、疲惫,然而在审查历史中,我留下了自己的名字。9年来,初心之于我,须臾不敢忘。
担当的第二重含义,是善于开拓、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商标改革的蓬勃生命力来自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锐气,也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
担当的第三重含义,是苦练本领、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有美好的理想,都离不开立足本职岗位的实干。在我身边,有许多商标人用出色的业绩成就精彩人生的例子。在商标局2016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当我看到那些获得荣誉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时,我想,正是这一个个有本领、讲奉献、肯担当的商标人,推动商标改革梦不断成为现实。他们,是我的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说:“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或许,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改革的初衷不会变,青年商标人的脚步永不停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为事业作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朋友们,就让我们怀愚公之志,尽担当之责,撸起袖子加油干,一道见证商标改革梦的实现!

□异议三处 张雁飞


改革未有穷期 青春永在路上

想到青春,回忆起十几年前背着书包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的日子,那时常觉得漫长,如今看来却是转瞬即逝。大学毕业后,回到生活了20多年的家乡,原以为自己会像长辈一样,在那片熟悉的黑土地上挥洒青春,然而没想到5年前我来到了北京,开始每天判断文字是否近似、图形是否混淆的工作……是的,曾经那些我以为不会改变的人和事,如今都变成经历和回忆。这正是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瞬息万变,迅速地变革。
我们见证着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亲历中国从15年前的商标注册申请量首次领跑世界,到今天成为“商标大国”。我们每一天、每一年都在迎接各种各样的数字奇迹。作为商标工作者中的一员,每当在大街上看到自己审查过的商标,兴奋和激动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仿佛看到无数年轻的创业者为培养呵护自己的品牌付出努力和汗水。偶尔在国外大街上看到中国品牌广告的出现,更会异常欢欣鼓舞,仿佛看到中国品牌迈出走向世界的坚实步伐;每当看到、听到中国农民因运用地理标志商标而脱贫致富,总是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这些时刻,会让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事业是如此地富有价值和意义。正因如此,每当看到身边为中国商标事业奉献青春无怨无悔的同事们,我便会无限钦佩和感动。那些华丽数字的背后包含着坚信,每个商标故事都跳动着时代脉搏,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砥砺前行。
然而,我也曾看到过因商标业务办理不畅而焦急的眼神,也曾看过一些人不知如何运用保护发展自身品牌而流露的迷茫。商标人知道,社会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动力,于是一场充满雄心壮志的改革毅然启航。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商标注册申请窗口,正成为品牌发展的大舞台!我们的商标保护工作坚定前行,遏制恶意注册的高压态势从未放松,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决心从未动摇。商标品牌战略蓄势待发,行稳致远,品牌强国的梦想愿景可期。
有人说,改革,从来都是共志易,共识难;共识易,落实难。然而,作为商标工作集体中的一员,我却深深体会到,只要把群众的利益和诉求记在心上,只要把品牌强国的梦想放在心里,就一定可以凝聚最大的共识,克服一切改革路上的艰辛。
青春不是年龄,而是不断向前的勇气和求新求变的担当。古老的中国因改革而焕发生机,我们的事业因与时代同行而蓬勃发展。时间永不停止,改革未有穷期,责任义不容辞,青春永在路上。

□综合处 赵 铭


青春的故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可能很多年轻人不太熟悉,她叫周聚萍,我们曾在同一间办公室共事多年。她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性格很温柔。她的儿子小名叫豚豚。双方老人由于健康原因不能帮忙,一直是夫妻俩带孩子。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每天早晨,她都骑着电动车把小豚豚送去幼儿园,下午又把豚豚接到办公室,一边加班一边照看孩子。
这样的景象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有一天,她被检查出身患癌症,需要紧急住院。住院前一天,她交给我一个单子,我打开一看,上面写满了注册号。她说:“请你帮我处理一下吧,我怕过了审限,万一我回不来了,它们就成‘孤儿’了。”在她眼里,商标就像自己的孩子。
我再次看到聚萍的时候是在医院里,她已经瘦成皮包骨,身体缩小了几号。她强撑着用微弱的声音对每个人说:“谢谢大家,你们千万不要再来看我了,商标审查压力那么大,不要耽误了工作。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大家有时间就去看看豚豚吧。”临行前,我轻轻地对她说:“这次你减肥的力度有点大啊,赶紧补回来吧。”听到这句话,她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没想到的是,那句话竟是我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那次一见就是永别。如今,聚萍离开我们已经7年了,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30多岁。我一直没有机会告诉她,她留给我的单子上的那些商标没有成为“孤儿”。我想对她说:“你留给我的工作我都做完了。小豚豚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还养了一只漂亮的小狗做伴儿。请你不要担心。”
像周聚萍这样的同志,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她们是商标局每一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母亲的写照!是商标局每一名长年累月勤恳工作的同事的写照!今天,我要歌颂周聚萍,我更要歌颂商标局的每名同志,正是大家共同的坚持和努力,我们这几百人才能承担起世界商标审查量的三分之一,才会赢得三年解决积压战役的胜利。也许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但是商标的数据库里,永远留着我们的名字,祖国的商标事业会永远铭记我们燃烧过的青春!
小时候,商标是糖果上的一只大白兔,从内跑到外,从上跑到下;
后来啊,商标是电脑里的一幅幅图案,从早看到晚,从春看到冬;而现在,商标是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从头流到脚,从脑流入心。

□国际注册二处 张 宇


催人奋进的声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爱养花,有人爱养鸟,有人爱打球,有人爱听戏。我的爱好有点特别,从小就特别喜欢声音,像大自然的蛙鸣鸟叫声,喧嚣街道的车水马龙声,热闹集市的熙熙攘攘声。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身边人的声音。来单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听到了太多美好的声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两个。
第一个声音是一个小女孩的,甜美纯净,天真可爱。
几乎每天下班的时候,我都能听见她的笑声。同事加班,她就乖乖地在一旁画画、写作业或喃喃自语。有一天,看她满脸愁容,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开心呀?”她噘着小嘴对我说:“心疼妈妈,每天都要加班,真辛苦。”从小女孩纯真的声音里,我读到了一种渴望,从妈妈的眼睛里我更看到了一种愧疚。是啊,在改革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同事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我又想,最好的陪伴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言传身教,树立一个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好榜样!
第二个声音略带磁性,温暖亲切,大气平和。
有一天已经下班了,我正急着收拾东西,进来一个年轻女孩大声说:“哎,你们这国内商标该怎么注册?”我正想告诉她我们这里办理国际业务,身后传来了这个声音:“你好!申请商标也不难,你们想注册什么类别?”女孩见有人回应,高兴地走了过去。这一解答就是半个多小时。女孩走后,我不解地问他:“您都这么累了,再说这也不是我们的业务范围,给她解答那么久有必要吗?”他笑着说:“她能找到这儿也不容易,我就尽量给人讲讲,这样百姓会觉得我们商标局还挺有人情味嘛!”这个温暖的声音的主人,早在十几年前就率先把自己的电话变成咨询电话,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回答那些或幼稚或可笑或友好或刁钻的问题,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兴五风”所提倡的“改革创新,廉政勤政”。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他的儿子在7岁的时候便得了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稍有不慎便会昏迷、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5年了,他几乎每天晚上总是半睡半醒,保持高度警惕的状态。难以想象,面对如此巨大的生活压力,他还能每天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工作状态。我问他:“您是怎么做到的?”他笑着说:“不过就是责任两个字。”
见贤思齐。渐渐我发现,原来我喜欢声音,不止是听觉上的享受。一个人的声音之所以令人动容,是因为这声音背后蕴藏着的故事和力量!他们如战鼓,鼓舞人心!他们如号角,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国家的建设者、人民的服务员,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发出时代的强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最美的声音告诉大家,告诉所有人:“我的事业不老,我的青春无悔!”

□国际注册二处 贾 敏


我的青春偶像

每个人都有过青春,年轻时都有自己的偶像,我也有自己的青春偶像。尤为幸运的是,我的偶像就在我身边。他,就是我多年的领导吴群同志,大家非常熟悉的吴局。
在大家眼里,吴群平易近人、生活简朴、热爱学习、工作严谨,是让人敬佩的专家型、学者型领导。他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业务素养感染着我们。在我眼里,他更是一位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拥有独立思想的人生导师。
1998年,我离开校园走进商标局,一直从事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工作。从那时起,吴群就是我的领导,当时他还兼任《商标法》修改工作小组成员。“法律专家”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工作中,他总是以法律人的思维研究业务,解决问题。他经常教导我们,在业务工作中,无论作什么决定,一定要有法律依据。他是法律科班出身,还有海外访问学者经历,对我国商标工作整体情况了然于胸。他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国入世谈判,多次受邀在不少国家作专题演讲,介绍中国商标法律体系。由于具有丰富的商标法律实践经验,他被选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
在国际注册处,他有一句名言:“审限就是生命线。”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国际处每名同事的脑海里。他要求我们每个月上报工作量和审限情况,随时掌握审查动态。面对今年年初出现的审限压力,他组织我们内部挖潜,提出改革措施,研究长效机制。
无论多忙,吴群每天早上都坚持学习30分钟外语,并对我们提出同样的要求。说来惭愧,我没有做到。而他,始终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吴群热爱运动,是一个真正的球迷,曾经带着我们一帮年轻人半夜去宾馆看球赛。他本人也爱好踢球,直到现在,绿茵场上依然能看到他矫健的身姿。
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中吴群却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重情重义。同事出嫁的时候,家里没有来人,他担当起父亲的角色;出差时去曾经插队的地方,看见以前乡下的兄弟,泪水润湿了他的双眼;离开国际处的时候,他依依不舍,眼含热泪。直到现在由于工作需要吴群还“退而不休”,总有同志劝他不要那么拼了,他却总是笑着说:“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就是我的青春偶像——吴群。他对商标事业的挚爱,感动着我,鼓舞着我。如今,商标改革蓝图徐徐展开,“一带一路”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都对商标品牌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一个商标人,我深感自己使命在肩,责任重大。我将继续以吴群为榜样,勇于担当,为商标改革事业奉献力量,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