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新建6个工商所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正式批准在通州区新设6个工商所,通州区成为全市首个所有街道乡镇全部设置工商所的行政区。此次批复设立的工商所分别是潞城工商所、于家务工商所、中仓工商所、北苑工商所、玉桥工商所和新华工商所。新设立的6个工商所第一阶段配备了38名工作人员。据介绍,虽然6个新设立的工商所已经正式挂牌,但目前只能办理部分业务,尚不具备办理全部业务的条件。
据了解,2月7日北京市政府在通州区召开现场会,提出市级部门向北京城市副中心派驻工作专班,全方位服务城市副中心的工作要求后,市工商局立即出台了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12条具体措施。其中,按照一乡镇一工商所配置执法力量,在6个尚未设立工商所的乡镇街道组建基层工商队伍被列入12条具体措施的首位。
北京市工商局负责人多次到副中心现场办公,与通州区政府主要领导就服务副中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细节进行研究,科学谋划设计副中心工商执法力量下沉工作。同时,通州工商分局成立了落实执法力量下沉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落实执法力量下沉的工作方案。2月底,通州工商分局先行抽调38名业务骨干,按照工商所的模式与6个街道乡镇开展工作对接。
组织机构下沉,执法力量下沉,更重要的是执法服务工作下沉。目前,新组建的6个工商所因硬件条件所限暂时不能办理个体工商登记业务,将全权负责辖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违法线索举报核查、经济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同时参与城市综合整治。“虽然硬件设施还在陆续完善,但先期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潞城工商所主要负责人马剑杰说,“我们已经和乡镇进行了人员对接和工作对接,积极地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辖区主体数据核对和风险摸排工作,为下一步更好地规范市场秩序、服务经济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打牢基础。”
通州工商分局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建设,健全科、所、队三级执法架构,力求在主体监管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分局将进一步发挥诚信体系作用,依托社会化手段,加强经济秩序管理和城市管理,把执法力量下沉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目前,北京市工商局已经为城市副中心量身定制了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政策,完善了副中心市场主体虚户退出机制,在副中心大力推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服务,进一步优化副中心的投资发展环境。下一步,通州工商分局还将以市场主体信息共享为基础,探索推动在街道乡镇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共享平台,服务街镇政府和基层行政部门城市管理工作。
上一篇:浙江实施“四大工程”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下一篇:“僵尸户”退市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