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企闯“丝路”
在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南安市丰州镇,有一座名山胜地——九日山。此山虽不及百米高,但林木滋蔚,山岩生色,现存的13块祈风石刻更是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沧海桑田,往昔千帆竞渡的盛况早已远去,站在九日山上远眺,曾经的碧波万顷已被成片高楼和湿地取代。然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闽南民营企业正循着先辈的足迹,勇敢踏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有着“东方卡拉拉”美誉的南安市水头镇,满载石材原料和成品的卡车往来不绝。紫玛瑙、雪花白、烟雨……在康利石材集团的“石尚空间”里,来自意大利、土耳其、埃及等20多个国家的石材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质地上乘的原料被加工成各种创意工艺品和装饰品,再销往海外。
“目前,我们的石材原料基本上来自‘海丝’沿线国家,加工后的产品有30%销往‘海丝’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商机,尤其在中东,我们的业务量增加明显。”康利石材集团总经理桂文奇说。
据统计,南安市已有300多户规模以上石材企业踏上了开拓“海丝”沿线市场的征程,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600亿元。
除了中东地区,中东欧、东南亚也是泉州企业深耕的市场。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砖机和环卫设备的企业,产品出口到107个国家和地区。11月初,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建海随团到罗马尼亚推介产品,会后该国有16个市前来洽询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需求迫切,我们的产品在这些国家市场空间更大。”张建海说,“目前,我们在东南亚的越南和印尼获得两三个大单,每单都在2000万元以上,这是‘一带一路’带来的红利。”
在泉州,民营企业“走出去”闯“丝路”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泉州市构建了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重点推动纺织、服装、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立产业专区和营销中心。
眼下,由泉州商人在波兰华沙建设的中国福建商品城,已入驻企业70多户。晋江峰亿轻纺有限公司在柬埔寨建立生产基地,年产服装1000多万件。南安南星大理石有限公司、丰泽南方路机有限公司分别赴中东、非洲设立生产加工和营销中心……
据统计,目前,泉州市企业赴“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累计超过900个,投资总额接近50亿美元。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已接近1000亿元。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市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说。
上一篇:湖州吴兴高标准发展乡村旅游下一篇:国内地板类龙头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