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合作联社产业扶贫“升级版”的三条建议
《经济日报》近日刊出的“陕西洛南发展‘合作联社’——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这则新闻,对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乡村经济改革,提供了一个好样板。但是,笔者通过一线调研发现,诸如法人治理机构存在缺陷,责、权、利不清晰,内部管理混乱,政府支持力度不够,金融政策乏力,政策性担保和保险体系滞后等问题,仍然制约着“领头雁”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合作联社实现“船大抗风浪”产业扶贫“升级版”的实现。对此,笔者建议如下:
第一,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合作联社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入社制度、服务制度、财务制度、社务公开制度、可分配盈余制度、资金互助审批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等,确保有章可循,保障入联社合作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提高合作联社的技术服务水平,助其提高打造优质品牌、拓宽销售市场等能力,增强联社的吸引力、影响力。
第二,进一步落实金融、财政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秉承“整合资源、抱团经营、壮大产业、创建品牌、联合营销、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大胆走跨区域、跨产业联合发展路子,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之间实行再联合、再合作,走合作联社共同增收脱贫致富之路。
第三,进一步整合人社、农业、扶贫、商务等部门培训项目资金,加大合作联社致富带头人以及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力度,彻底解决合作联社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要着力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生产追溯体系,组织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生产,瞄准高端市场打造销售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促销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联社农产品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