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誉富企业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网站我们专注于上海公司注册、代理记账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建筑资质 >

南京市场监管干部打传记

文章发布时间: 2018-03-27 17:44:01 本文作者:admin

“投资6.98万元,3年后可得到1040万元的回报”“投资连锁经营年挣百万元”。这些听起来一本万利的投资蓝图很有可能是传销人员抛出的饵,饵下藏着的是锋利的倒钩。
面对传销组织不断变换的手法,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管局马群分局打传队队长罗伟练就出火眼金睛。在罗伟的带领下,马群分局严打传销不手软。

巧借微信救出身陷传销青年
11月8日下午,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走进马群分局,称怀疑其子高某陷入传销组织。高父称,11月5日下午,高某应朋友邀请从湖北来南京玩,第三天晚上用一个陌生号码联系家里,只说了句“可能碰到传销了”就急匆匆挂断。高父决定向执法人员求助,并提供了儿子的身份证号码、原手机号以及那个陌生号码。
听到高父报出的一串数字,罗伟愣了:这是他们正计划解救的当事人身份证号码。原来,11月8日中午,罗伟和执法队员们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了被困传销窝点的高某,高父来时,他们已在部署解救计划。
“6名男女形迹可疑。”罗伟说,“我们怀疑他们是传销人员,于是就没收了这些人的手机,准备送到公安机关取证。有个小伙子一直盯着我看,眼神可怜,好像希望我们当场就把他带走似的,可他旁边的男人一直拉着他。”凭借多年经验,罗伟判断,小伙子多半是被骗来的。为了不打草惊蛇,罗伟装作没有发现,回到局里部署解救计划,高父便找上了门。
通过查询,高某后来联系家里的陌生号码机主为孙某,正是将高某骗入传销的好友。罗伟便伪装成高父拨通了该号码,称高某和家里介绍了孙某,并表示希望投资。孙某通过微信发送了“上课”地点照片,还告诉罗伟:“我这里有好项目,投资一笔,一辈子就不用愁了。你要能拉更多的人来,还能做‘老总’,发大财。”
根据孙某发送的照片外景,罗伟带着队员一一搜索周边小区。直至11月9日凌晨,队员们才堵到正在“上课”的孙某等人,不仅救出被困的高某,更一举端掉该传销窝点。

斗智斗勇上演反盯梢“计中计”
“8888回家了,多注意一下,会不会出来。”“8888从菜场方向往河边去了。”
这些谍战片里才会出现的对话就发生在传销人员的微信群内。“8888”是他们给罗伟等人常用的一辆执法车起的代号。
罗伟介绍,现在的传销组织十分狡猾,专门组织了一批人,在几个路口24小时“反盯梢”执法人员,一有动静他们就通知各窝点或保持安静或及时散开。很快,传销组织的几个盯梢点就被执法人员发现了,代号也被查了出来。不过罗伟让大家不要声张,给传销组织来了个“计中计”。通过“计中计”,罗伟带人捣毁了不少传销窝点。
罗伟坦言,现在传销组织正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等特点。与此同时,传销组织的反调查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租住,变集中授课为一对一讲课,导致执法人员发现难、调查难、取证难。在传销窝点现场,执法人员很难查获用于传销的商品、财物或组织者的账户、会计凭证、账簿。传销头目还会组织人到各个窝点“模拟”执法人员检查,然后通过微信群通报,总结应对检查经验。
据罗伟介绍,他们每次检查,工作人员都会装备执法记录仪,进入窝点后,第一时间没收传销人员手机,尽可能保存他们手机内的资料,然后再一点点检查整个房间,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久经战场,不少执法人员练就了火眼金睛,有的在米袋里发现了传销人员的笔记,有的在厨房天花板里面发现了传销人员的授课书籍,有的在阳台外悬挂的晾衣架上发现传销资料。罗伟介绍,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一进门就能通过房间内环境布置、家电使用情况判断出这个窝点的传销人员地位是“基层新人”还是“总管”。
“宣传教育是防范和抵制传销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治本之举。”罗伟说。他介绍,马群分局制作了宣传手册和展板,不定期在各小区开展巡回宣讲,让群众明白所谓民间互助理财等是披上马甲的传销手段,并公布执法队的传销举报受理电话,依靠群众的力量,让传销组织成为过街老鼠。(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