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放管服”助推“双创”花满枝
近年来,甘肃省清水县工商局始终把商事制度改革作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创新“互联网+”市场监管思维,打通服务市场主体最后一公里,奏响“放管服”改革助力“双创”三部曲,以落实创新性的改革政策来激活全县市场经济发展,引来源头活水滋养清水大地。
今年前8个月,全县新登记市场主体690户,总注册资本突破6亿元,成为县域市场经济强势发展的“助推器”,带动1921名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进一步兴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
做好“放”的“减法” 登记注册更便利
“以前开公司办营业执照至少需要十天半月时间,现在办证真是一路畅通啊!只要以最快的速度连续通过核准名称、提交资料和审核受理等环节,两个工作日就可以领到营业执照。”刚刚投资设立农产品经销公司的张福田高兴地说。
清水县工商局在登记注册中坚持便捷高效的原则,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降低投资创业制度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工商登记前后置审批事项,尽最大可能减少群众往返跑的次数,集中推行限时办结制,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方便困难群体,从根本上打破制约改革发展的问题瓶颈,破除影响改革发展的传统思维障碍。
做好“管”的“加法” 生产营销更诚信
今年以来,清水县工商等部门多措并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驱动全县群众的“双创”之轮滚滚向前,保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
该局实施信息公示监管,2016年,该县企业、农专社和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分别为96.05%、97.75%、95.56%,在天水市名列前茅;实施经济检查监管,突出“红盾护农行动”,严厉查处违法经营案件6件,案值7.62万元,震慑了问题企业;实施“红黑榜”监管,每季度针对至少40家企业是否诚信经营发布“红黑榜”名单,公布企业异常名录信息60多条,规范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实施质量保障监管,将企业质量发展纳入县政府综合目标管理。另外,当地每季度由县质监部门向社会公布企业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在各个领域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至少5批次。
“随着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的出现,工商等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实施事中事后监管的新途径,力争市场主体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清水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做好“服”的“乘法” 发展环境更优化
今年以来,清水县工商、税务、质监、科技等职能部门联合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尽最大努力全方位做好服务,保证市场主体更加宽松、便捷、高效、顺畅发展。
在财力保障工作上,职能部门兑现和争取2490万元,扶持激励私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电商发展;在信贷融资工作上,落实贷款近7000万元,弥补企业发展和“双创”的资金短板;在“个转企”工作上,坚持梯级培育、转型升级,鼓励、引导108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对它们在财政、项目、信贷、奖励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带动提升了“双创”竞争实力;在“质量兴企”工作上,推动6家小微企业在网上公布产品执行标准,提升“双创”质量服务水平。
“面对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现状,政府各部门各显神通,力求在优化服务上做得更加出色。”清水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