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集群注册助推网商(虚拟)产业园驶上快车
“产业园才开办两年,入驻园区的企业就突破9000家。”8月初,从福建省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传来好消息。泉州网商(虚拟)产业园是福建省首个服务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专业园区,主要为企业提供网络经营配套平台服务。作为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龙头的泉州市,服装鞋帽、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产品远销海内外。但近年来,泉州市不少传统产业企业感受到转型升级压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借力“互联网+”提升传统产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早在2014年,泉州市工商局便开展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相关课题调研,2015年年初,该局向市委、市政府大胆提出建设泉州市网商(虚拟)产业园的建议,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和肯定。2015年6月,该省首个网商(虚拟)产业园在泉州诞生,当年入驻企业1600家,如今入驻企业已达9086家。
一个网商(虚拟)产业园,为何能产生“巢聚效应”?据了解,产业园成立时,泉州市工商局率先在园区试水集群注册改革,即多户市场主体以网商(虚拟)产业园运营公司提供的住所作为住所登记,并由该运营公司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形成企业集群的登记注册模式,解决了创业者因无传统意义上的住所而无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问题。
“工商部门在园区推行集群注册登记,使我的网店顺利开起来。”该市小蚂蚁饰品网店负责人、华侨大学毕业生孙圣章在没有太多创业资本的情况下,依托产业园圆了创业梦。
与此同时,泉州市工商部门在园区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申请人只要在网上递交申请、补充材料,便能完成工商登记,最多跑一次工商部门就能领取营业执照。工商部门推行的优惠政策,备受大学生青睐,目前园区9000余家电商中,近六分之一由在校或刚毕业大学生设立。
“集群注册的核心是‘一址多照、住所托管’,‘一址多照’问题解决了,‘住所托管’也须重视。”泉州市工商局局长陈开基说,“产业园提供的一站式配套服务是吸引电商入驻的重要原因。”
为了让创业者“进得来”“站得住”“立得稳”,泉州市工商局积极协助园区运营商引入律师事务所、培训机构、银行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商务、运营、产品分销、纠纷解决、融资扶持、技术支持等创业配套服务,帮助电商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泉州市工商部门通过简政放权,为创业者“松绑”,助创业者“立足”,让泉州的创业活力不断迸发。目前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60.5万户,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今年泉州市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推动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工作及时到位、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城市,成为福建省唯一受表彰的城市。
上一篇:一位市场监管干部的“全运梦”下一篇:南丰食品“四小”监管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