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脱贫“一线工作法”点赞
据《农民日报》5月13日报道,福建省福州市把“精准”二字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使脱贫攻坚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福州市的做法值得点赞,值得各地借鉴。脱贫攻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惠民工程和幸福工程,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搞好脱贫攻坚,是一场政治硬仗,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不仅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更需要“敢打必胜”的勇气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
领导在一线指挥,有利于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防止出现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领导在一线指挥,可以获得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就地拍板”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在一线指挥,也是转变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接受实践考验的具体体现。
干部在一线工作,就是要求干部主动投入脱贫攻坚第一线,一门心思扑在脱贫攻坚上。尤其是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要坚持与贫困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以便做到情况明、底数清,为实施精准脱贫提供第一手资料和有效数据。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对直接关系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要优先考虑、先行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可向群众说清楚、讲明白,承诺期限予以解决。同时,要积极向贫困群众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出谋划策,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增强致富信心。这样才能取信于民,提高政府公信力。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些干部抱有畏难情绪,认为脱贫攻坚是额外负担,工作中应付了事、得过且过,甚至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这是不可取的。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并用,显得尤为重要。对那些搞“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的要敢于亮剑,实施问责制和追究制,这样才能营造脱贫攻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才能让贫困群众切实获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