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届戛纳国际创意广告节DDB上海获奖作品
铜狮奖:筷子树绿色行动创意说明:中国人每年消耗450亿双免洗筷,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然而,民众对此知之甚少。因此,利用从上海各餐饮店回收的近3万双使用过的免洗筷,将它们制作成一棵倒掉的筷子树,并在多个餐饮店集中的商圈展出。用倒掉的筷子树这一视觉冲击告诉民众,使用免洗筷会对树木造成严重危害。
本次活动吸引110余家国内外媒体免费报道。活动期间网上搜索“筷子树”,相关报道高达300万篇。
入围奖:动物发言人
创意说明:每年中国有无数的动物被捕杀,但动物无法开口向社会求救。华夏动物保护组织希望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呼吁大家保护动物。此创意利用震撼人心的演说替动物发言,即首先精选3只不同特色的鹦鹉,对其进行3个月的训练,让鹦鹉学会站在麦克风前用“人类”声音来呼救。然后让3只鹦鹉分别在上海“老爷鱼翅馆”、“西伯利亚皮草店”、“同仁堂中药店”前担任动物的发言人,将抗议之声,最直接地传向社会大众,呼吁大家改变习惯行为。
本次活动引起电视、报纸、杂志等诸多新闻媒体以及新浪、雅虎、You Tube等多个网站报道和转载。反馈资料表明,知晓这一活动的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提升了56%,79%的消费者愿意改变过去的相关消费行为。
入围奖:DIY街球我自造
创意说明: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篮球场地非常紧缺,篮球场地的人均占有比率只有10000:1,很多热爱篮球的人常常找不到场地去玩。DDB上海只用仅仅够建一个篮球场的10万元,创造了200个“DIY自制街球套装”。任何人只要找到一块街头空地,就可以通过网络向佳得乐申请,然后自己动手拼装,创造自己的街球战场,从而让街头篮球真正回归街头。客户也因此用10万元超低预算,发动年轻人创造了200个街球战场,拥有了200个免费宣传阵地。这些球场覆盖了200万社区人群,吸引了近40000人参与打球。
链接:
法国戛纳国际创意广告节,源于戛纳电影节。 1954年,国外部分电影广告媒体代理商发起组织了戛纳国际电影广告节,希望电影广告能同电影一样受到世人的认同和瞩目。此后,戛纳同威尼斯开始轮流举办此项大赛,1977年戛纳正式成为永久举办地。1992年大赛组委会又增加了报刊、招贴与平面的竞赛项目,使得戛纳广告奖成为戛纳广告节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际大奖,该节由此被称为戛纳广告节。2011年,戛纳广告节主办方宣布,戛纳广告节的定位由“国际广告节”过渡到“国际创意节”,戛纳广告节由过去的广告界盛会向允许任何形式的创意传播成果的展示平台转型。
DDB公司于1949年成立于美国纽约,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极4A广告公司,在96个国家设有206个分公司或办事处,DDB上海是其中之一。